专栏说明:

《常人之情绪》一书出版于1928年,作者为威廉·莫尔顿·马斯顿博士。广为人知的DISC理论正是出自此书。2018年首次被翻译为中文出版,译者为李海峰、肖琪和郭强。从此书可以看到DISC理论背后的心理学机制,但内容过于专业,而且时代距离太远。因此,特开此专栏,进行解读和讨论,希望与大家一切去读透并且延伸它应有之变化。


“意识”这个词我们一点儿都不陌生,可是要解释起来,十个有九个都“哑火”。这类抽象概念词,能弄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不是学者就是百度百科。


百度百科里这么解释:


意识是人脑对大脑内外表象的觉察。生理学上,意识脑区指可以获得其它各脑区信息的意识脑区(在前额叶周边)。意识脑区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辨识真伪,即它可以辨识自己脑区中的表象是来自于外部感官的还是来自于想像或回忆的。此种辨识真伪的能力,任何其它脑区都没有。当人在睡眠时,意识脑区的兴奋度降至最低,此时无法辨别脑中意像的真伪,大脑进而采取了全部信以为真的方式,这就是所谓的梦境。意识脑区没有自己的记忆,它的存储区域称作暂存区,如同计算机的内存一样,只能暂时保存所察觉的信息。意识还是永动的,你可以试一下使脑中的意像停止下来,即会发现这种尝试的徒劳。有研究认为,意识脑区其实没有思维能力,真正的思维都发生在潜意识的诸脑区中,我们所感知到的思维,其实是潜意识将其思维呈现于意识脑区的结果。

一种更一般的定义意识为一种特殊而复杂的运动,可以反映(映射)真实世界以及非实有意识自身的运动,可以正确映射真实和意识本身规律,也可不正确或歪曲反映。一般意识需要真实物质寄主才能对真实和意识本身产生作用。它的存在可以分为静态和能动两种状态,静态意识一般以编码形式存在,比如语言文字,声音,图像,软件或其它静态物质载体,意识能动态可以继承静态形式而提升意识范围和水平。意识的静态和能动态互相作用是新意识产生的重要源泉之一。这种定义的出发点源自于物质永恒运动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对人工智能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这么长两大段,再加上图表,说明白了吗?——并没有,越长,说明越不清楚。爱因斯坦说,你不能用三句话说明白的事,证明你根本没弄懂。

况且看完这一段,我只想问一个问题:那计算机有没有意识?


“意识”是什么鬼?

这问题不仅百度百科说不明白,就连哲学家、生物学家和神经生理学家们也没有绝对统一。黑格尔安身立命之作——自我意识思想,也没有清楚明白始终如一的“意识”的定义。哲学家们在不同阶段里提到的“意识”,往往都会有含义上的变化。

马斯顿博士也栽过跟头,在《常人之情绪》里的第一章,他就承认自己以前关于“意识”的论文是错误的。

为什么大家都前仆后续地想搞清楚弄明白“意识”这个玩意儿呢?因为无论是哲学家、宗教学家还是生理学家、生物学家,他们都明白——“意识”可以证实人类存在的独特性!说白了,它代表着人类身上的“神性”。它可以给人类圈养动物、掠夺地球资源、剑指宇宙甚至彼此杀戮提供借口。

当我们在谈论“自由”、“平等”、“爱”“怜悯”、“宽容”等等,没有“意识”,都是放屁。

所以弄清楚“意识”是什么,尽管很难,但是科学家们从来没有放弃过,要是谁不小心攻破了这个难题,别提诺贝尔了,就连亚里士多德和爱因斯坦都得帮他提鞋。


在《常人之情绪》的第三章里,马斯顿再次做出了勇敢的尝试。这个理科直男试图将我们情绪上的“冲动”解读为一种能量,就像电流一样。正如物理学将“电”分解为“质子和电子”,意识也可以分解为“精神粒子”,而它们的传导是从一个神经元传向另一个神经元,神经元就像我们日常所见的信号塔,又像是电流的两极。

(你看,我用三句话把它讲明白了,你去翻翻书,就知道这多不容易!)

其中“精神粒子”(psychon)是马斯顿独创的词,关于怎么翻译,我们专门开了个会来研讨。拆开来——PSY是心理、精神的词根,chon是电子、粒子的词根,合并就定了“精神粒子”。

“精神粒子”的提法,一度连译者李海峰老师和郭强老师都觉得有点荒谬。然而谁知道呢?马斯顿大胆假设了,只是缺乏小心求证,缺少足够的实验数据去说服学界的认同。

我们本来想再梳理一下不同学者对“意识”的说法,方便大家去比较和体味。


但我的哲学基础和生理学基础都很差,能力有限。假如您对这个有所研究,非常欢迎您向我们投稿,有兴趣的话可以在后台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