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说明:

《常人之情绪》一书出版于1928年,作者为威廉·莫尔顿·马斯顿博士。广为人知的DISC理论正是出自此书。2018年首次被翻译为中文出版,译者为李海峰、肖琪和郭强。从此书可以看到DISC理论背后的心理学机制,但内容过于专业,而且时代距离太远。因此,特开此专栏,进行解读和讨论,希望与大家一切去读透并且延伸它应有之变化。


在人类开始探讨自身的最初,连“感情/情感”和“情绪”都分不清楚的,甚至在争辩是否应该去区分。举例:爱是一种感情,还是情绪呢?


后来心理学基本统一意见,递进关系如下:

感受——意识(内省、觉察反应)——产生情绪——沉淀为情感


例如一个人让你欣赏,你认为他很绅士,进而感到愉悦欢喜,最后爱上他。这是大家比较能共识的逻辑,现在至少在心理咨询师的标准课程里,也是这么教的。但在学者那里还有说不通的逻辑。


华生做了大量实验,得出科学结论:婴儿天生就具备“愤怒”、“恐惧”和“爱”这三种情绪。也就是说,它还不需要具备认知能力的时候,就已经有情绪了。

这三种情绪是所有动物的本能——在争夺生存资源的时候,我们需要因为“愤怒”而爆发力量,藉由“恐惧”预警危险,并用“爱”来取悦资源分配者(父母)。


所以,如果将“愤怒”和“恐惧”归结为情绪,却将“爱”归为情感——有待商榷啊亲!


但撇开情绪和情感之分,我们会觉察到所有情绪背后都有天然动机。它能推动我们即使不需要内省思考,也能一下子就有既定的反应。

例如不足月婴儿,如果你想抢夺它手中的东西,它的反应就会握紧拳头,愤怒,竭尽全力拉扯对抗。例如狐狸幼崽会将睁眼后第一眼看到的动物作为妈妈去热爱,这些反应显然都是无意识的。


到底情绪的产生有没有意识的参与?基于以上思考,马斯顿将人的反应分为两套系统:

1、运动神经元——它传导的能量体又大又强又快,但形式很单一;

2、感觉神经元——它传导的能量体又小又弱又慢,但形式多样化。


这个理论在认知心理学里印证,洪兰教授讲的非常精彩,我们引用下:

大脑里有两个系统,姑且叫“系统1和系统2”。


系统1是没有意识,很快就做决定。 比如2×3等于多少,你迅速就可以说出来。再比如走路、骑车、吃饭,都是一个自动化的历程。

系统2是理性的,是以逻辑为基础的,它在缓慢的计算。比如31×28,你得去想一想才知道答案。


我们来看几个例子。请快速回答。

第一个,摩西把多少动物带到方舟里面去?我们看到大部分人可能会想是2000个动物、还是多少个动物,却没有注意到方舟是诺亚的,而不是摩西。

第二个问题,池塘里有莲花,他每天扩张一倍,48天才把莲池给铺满,请问要多少天才把莲池铺个半满。如果快速回答,可能以为是24天,但是倒着慢慢想,会发现应该是47天。

第三个,球棒和棒球一共是1.1块钱美金,如果球棒比球贵了1块钱,那球要多少钱?如果赶快回答,系统1会很快地把1.1块钱减去1块钱,剩下1毛钱作为答案,如果用系统2计算一下,就知道是5分钱了。


人快速调用系统1的时候会犯错,因为理智是架在情感本能的上面。事情发生了,系统1就先来处理。如果得到答案,就去做了,如果得不到答案,才会回头找系统2。


好了,从这期开始,内容开始艰涩,大家先慢慢消化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