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相信成熟的职业人还会存在沟通问题——很多时候只是它们没有被意识到而已。


一个霸道总裁(D+C),连续赶走了四五个管理层(包括两个总助+两个COO)。是这个总裁特别难相处吗?并非如此。有不少人认为他是一个不需要费心思去琢磨的直肠子,比较典型的技术直男,很好沟通。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DC型选手是一个需要同时掌控事情的进程和结果的。D要结果,C要程序。


一个人不会无缘无故地成功,他曾经带领团队做出过非常成功的互联网产品(可能你正在用,但我不能说),那么必然有自己坚信的一套成功之道,事实上当团队抱怨管理太严苛,不像一个互联网公司时,他曾经非常坚定地回答道:“你别管,我就是要。我就是既要求结果又管控行为。你们不要相信人性。”


很多高管,都是有能力以及有过成功经验的人。本来就很有自己的想法,所以总觉得只需要到交结果的那个时候去进行汇报就好了,闷头做自己的规划和布局,却都没有想过这个是否是决策者想要的。


用他的话来说:是你们了解公司战略还是我了解?瞎搞!这里面其实就是对下属不够主动进行沟通的抱怨。


越是高层的工作,就越偏向规划和管理,往往很难三五天就出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如果在过程中不做任何汇报,到了一两个月之后,看着他们拿出来的,所谓半成品或者试探性结果时,就很难不火冒三丈:我怎么知道你所遇到的障碍,是市场原因还是你本身的能力问题?


因此,越是主动去找总裁沟通的人,就越能得到他的纠正和支持,最后出来的成果往往就能令他满意。而闷头做事的,无论你本身有着多高超的技术、布局眼光和经营思维,最后出来的东西,在总裁眼里都可能只是空中楼阁,并不适合企业。


他曾经点评过一个COO做出来的平台产品原型说:嗯,适合去骗天使轮或者A轮,连B轮都过不了。


这话里的意思,就很清晰指出到了很多创业者的失败之处——空想而无法落地,不能满足市场实际需求。如果这个COO能虚心接纳他的建议,很可能就不会一次又一次地失败(这位COO曾经创业过互联网平台)。
为了帮助下属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位总裁还设计出一套汇报沟通的模板。但是下属就抱怨说:做个小尝试还要搞汇报文件,也太麻烦了。总裁就回怼说:你连整理成文件的思路都没,我怎么相信你能顺利执行你心里的计划?想一步做一步,做到哪里算哪里吗?你怎么对得起公司给你投入的资源呢?下属委屈了:我没有让公司花钱啊,有点小费用我们也是自己消化掉了。不能打击大家做事的热情嘛!总裁拍桌子了:人力成本就是最大的成本,总是花时间做没用的事!
很多倡导赋能,扁平化管理的公司其实都会存在这样的问题。如果没有健全管理机制,各个团队去独立作战,需要等到结果出来之后再去调整,就浪费了很多时间和成本。而如果企图管控过程,就会丧失团队作战的灵活性(这也恰恰是赋能概念中的重点)。
那么,“对讲机”式的主动沟通,可能可以平衡两者——既能保持项目管理者的主导性,又能让决策人及时看到风险。
赋能给了员工去开火的按键权,但你需要设计出一个机制,能够有机会让射出的导弹调整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