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不算是正统的心理学,但是因为同样在描述人的行为倾向性,因此它跟心理学,尤其是认知心理学有相关。在此我们做一个有趣的统计。

 

  1. 关于“习惯性”

电影《超脑》里说,人类的大脑只被开发了不足20%,一旦全部开发,人类就会变成上帝。事实上,认知心理学说你错了,人类的大脑根本就是超负荷运转,不够用!只占2%的重量却要用掉20%的能量,可想而知有多累。


因此,大脑很多时候会集中资源去处理“陌生”的刺激,而对于一些熟悉的事物,它就会用“习惯”的方式去处理——这样就不用动脑了。


人类有60%的行为是“习惯”性的。


DISC正是从习惯中去预测行为的倾向性,这也是DISC缘起的其中一个基础。但是,人在疲累的时候,在兴奋的时候,会有不一样的倾向性,这就不是认知心理学处理的了。在DISC的高阶就会处理——郭强总在解读《常人之情绪》里会讲解到。



  2. 关于“证实性偏差”

人们总会看到那些自己希望看到的事实,而下意识忽略那些自己不希望看到的,以偏概全去判断为事实的全貌,并由此做出决策。


对同一件事,有人用D去应对,有人用S去应对,不是因为大家的知识水平不同,而是看到的事实根本不一样。你以为你是先看后想,再决策,其实呢,情绪脑左右着你,先想后看。情绪脑往往能压过理性脑。


这就是为什么DISC的理论原著叫《常人之情绪》。


还有就是,DISC提倡不给人贴标签,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一旦贴了标签,你观察到的,就总是标签性的行为——因为你要证实自己是对的。

 

  3. 关于行为的可塑性

大脑会不停因为外界的需求改变里面神经的分配,也就是说我们大脑有可塑性。但这种可塑性是基于主动性。也就是,你需要“刻意练习”,才有机会改变大脑的神经分配,进而改变行为。


市面上有很多性格学说流派,而只有DISC非常旗帜鲜明的强调“行为可塑”。为什么其他学说不倾向于“可塑”而有意无意强调“稳定性”呢?因为人性嘛,人们更愿意相信“命中注定”,这样就能给自己找个借口,堂而皇之地逃避“刻意练习”的辛苦。


以上三个,其实已经覆盖了DISC的三大基本论点:1、行为有倾向性;2、不贴标签;3、不找借口;


想了解更多,记得来郭强总的《常人之情绪》读书会,更多内容请点击【管理下午茶】读懂《常人之情绪》,做个专业Discer